当前位置: 爱游戏官网 >> 本科教育 >> 本科招生 >> 正文

2019年本科招生专题

2019-06-13 16:01:11人浏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介绍

——围绕广东环保和安全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网址:/

咨询电话:020-39322296、020-39322292

专业设置: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安全工程

1、学院概况

爱游戏官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广东省最早(1983年)招收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硕士点、环境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安全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环境科学与工程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环境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及广东省名牌专业。专业实验室面积超7000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00多万元。

2018年开始环境科学与工程(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实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学生进校后,前1.5年不分专业,按大类培养,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大类平台课;后2.5年在学生自愿申请的基础上,分流到相关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进行专业学习,按相应专业毕业。

2、学院发展历程

1983年环境工程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

1995年环境工程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

1996年获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0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1年环境科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

2001年获环境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环境工程被评为广东省省级扶持学科

2003年获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生物工程(环境生物技术)专业招收本科生

2005年获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环境工程被评为广东省省级重点扶持学科

2006年环境工程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

2006年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重点实验室获教育厅批准

2009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三等奖

2010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2010年省级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教育厅批准

2010年环境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第六批)

2012年环境科学与工程被评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2012年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教育部批准

2012年获环境化工二级学科博士点

2012年安全工程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

2013年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进入一本招生

2014年学院整体进入一本招生

2014年环境科学珠江学者岗位设置

2015年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

2016年爱游戏官网环境健康与污染控制研究院成立

2016年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招生

2016年环境工程珠江学者岗位设置

2016年广州市环境催化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2016年广东省固体废物资源化与无害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7年广东省光催化技术集成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7年广东省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7年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本土创新科研团队

2018年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3、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7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7人;教授34人,副教授21人;博导17人、硕导6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位;国家杰青4位;国家优青1位,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3位。珠江特聘教授、珠江讲座教授、创新团队带头人、省级领军人才、省杰青等省级人才20人次。兼职教授2位(含海外院士1位),客座教授2位。

4、科学研究及产学研

2013-2017年,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30多项、其中国家基金40项(含杰青1项、重点1项);到校科研经费超1.2亿元;发表SCI论文201篇(二区以上134篇);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其中2001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学院具有典型工业污染物的源头削减-排放控制-环境效应跟踪的全过程研究开发能力,在工业污染控制产学研方面的典型案例如下:

(1)安太成教授等在光催化降解VOCs及杀菌消毒方面获专利授权41件,转让6项,已应用于数十项VOCs废气治理工程,为三个新三版公司提供了技术支持。

(2)孙水裕、宋卫锋教授等完成了广东凡口铅锌矿 (1万吨/日)、南京铅锌银矿(0.5万吨/日)的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相关成果“硫化矿电位调控浮选理论与实践”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后续技术在10多家大型企业推广应用。

(3)宁寻安教授等研发了印染污泥脱水干化-煤粉掺烧-废气处理达标排放工艺技术,成果在东莞超盈纺织、互太(番禺)纺织等公司应用。

(4)林亲铁教授等以腐殖酸、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采用多级可控变轨球磨加工技术制备兼具重金属钝化和土壤改良作用的复合功能材料,相关成果已应用于修复番禺、韶关等地污染土壤,获得了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5)许燕滨教授等利用稳恒弱磁场、受限电化学反应及优势菌剂强化作用提高传统生物工艺净化效率,在重金属污染修复和养殖废水深度处理方面开展了大量应用研究,其中与广东益康生联合将电解强化优势菌负载生物处理技术成功应用在温氏集团上百个养殖场。

(6)钟胜博士自主设计了贵屿镇1000吨/年(首期)废弃IC提取贵金属生产线,酸耗减少99%以上,从源头削减了污染。

5、科研团队

学院八大科研团队如下:

(1)新兴污染物环境健康与污染控制(安太成教授等17人)

围绕各种环境介质中新兴污染物的排放特征,开展典型区域和典型点源排放新兴污染物的污染机制、健康风险评价;开展生物转化降解机制和催化氧化降解机理的研究;开展典型新兴毒害污染物的早期健康效应和暴露风险消减原理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团队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大型仪器主管1人、专职管理人员2人。近5年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等3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5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专利转让企业实施6项,转让总额260万元。

主要研究方向:(1)新兴污染物环境污染机制与转化机理;(2)新兴污染物人体代谢及早期健康效应;(3)新兴污染物环境催化控制技术原理及其工程应用。

(2)固体废物处理与污染控制科研团队(宁寻安教授等9人)

针对典型工业固体废物的减毒减量、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采用高级氧化、电化学、生物技术、电容去离子等技术,开展应用基础及产业化应用研究。探究典型污染物的降解过程、迁移转化途径和控制机理。

团队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最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部产学研等纵向项目20多项,污染治理及环境规划类横向课题60多项,年均科研经费超800万元。发表核心以上论文150余篇,其中SCI 2区以上50多篇,获发明专利授权6件。

主要研究方向:(1)有机污染物在固/液或固/液/气微界面的传质过程、降解途径及削减机理;(2)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及其回用;(3)复合型环境功能材料的研制与应用;(4)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3)典型化学品环境行为与污染控制科研团队(刘国光教授等8人)

长期从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持久性有毒物质(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 PTS)在环境中的分布、环境行为、生态毒性和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

团队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等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件。

主要研究方向:(1)典型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过程机制;(2)典型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的生物毒性及毒理学;(3)痕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质谱分析技术;(4)基于质谱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代谢组学分析。

(4)废弃物综合利用与传统行业清洁生产科研团队(孙水裕教授等8人)

针对大宗固体废弃物(污泥、电子垃圾、尾矿、咖啡渣等)产生量大、危害严重及可资源化利用特点,开展污泥深度脱水-干化-焚烧处置及污染控制、废线路板等电子废弃物的真空热解预处理及全组分资源化回收、矿山废水净化处理及尾矿有价金属生物浸出-回收-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及工程应用等工作。

团队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金重大培育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高层次人才计划等纵向课题30余项,各类试验研究类横向课题20余项。团队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5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授权发明专利17件。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主要研究方向:(1)固体废弃物(污泥、咖啡渣)热解或焚烧及污染控制-资源化利用研究;(2)电子垃圾(卡板)资源化利用新技术与新方法;(3)硫化矿尾矿生物浸出机理及应用研究;(4)污泥深度脱水的预处理方法及机理研究;(5)有机巯基类化合物污染特性、生物或化学降解机理及污染控制研究;(6)重金属捕集剂络合沉淀重金属的工艺和机理研究。

(5)水污染机制与控制科研团队(汤兵教授等8人)

针对废水及自然水体中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物的分离及分解机制展开研究,重点围绕过程内部的微观机制进行探讨及分析,描述其过程的物质、能量的传递规律,提出过程强化策略,从而进行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并在水源水质保护、饮用水污染应急处理处置、纯水和超纯水制备工艺和设备的研发、先进污水处理技术与装备、河涌污染整治理论与实践等5个主要方面开展了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

团队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等10项,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SCI论文61篇(2区以上4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7件。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厅级科技进步奖2项。

主要研究方向:(1)多功能多生境生物反应器的强化机制及运行效能;(2)高效吸附-催化材料的研制与应用;(3)超稳金属络合物的催化分解机制与过程强化;(4)水质净化与超纯水制备技术;(5)河涌污染控制与整治技术;(6)膜分离技术关键问题研究及应用。

(6)污染环境化学控制与生态修复科研团队(林亲铁教授等7人)

针对土壤和水体环境的典型重金属和毒害性有机物,围绕污染物在土/液微界面的吸附/解吸、催化降解以及生物可利用性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等工作。

团队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科研院所研究开发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等2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件。

主要研究方向:(1)污染物在土/液微界面的环境化学行为、微观作用及阻控机制;(2)环境功能材料的研制与应用;(3)工业废水与场地污染物的催化降解机理与过程控制;(4)农田与矿山污染物生态毒性效应与环境健康风险及生态修复新技术;(5)环境污染物分离分析方法。

(7)环境微生物与毒理学科研团队(许燕滨教授等6人)

针对环境中典型化学污染物和新型生物污染物的毒性检测、生物降解及磁场、光催化等辅助作用下的生物修复、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等工作。

团队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广东省重大应用型专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公益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等22项,发表论文近100篇,授权发明专利10件。

主要研究方向:(1)典型难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强化削减机理研究与技术开发;(2)新型生物型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控制技术研究;(3)持久性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4)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研发。

(8)环境安全工程科研团队(徐文彬教授等7人)

围绕环境安全、火灾与消防工程、防灾减灾,开展环境风险与应急、职业卫生健康、化学品和化工安全、火灾理论与控制、消防关键技术和灭火材料、城市生命线风险的基础理论、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团队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近5年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专项研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科工局和地方财政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40余项,风险评价与应急等各类横向课题40余项;发表SCI二区以上论文40篇;授权发明专利25件,有6项发明专利获产业化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1)化学品安全和化工安全引起的环境风险及其应急;(2)建筑火灾数值模拟与消防技术、灭火材料和阻燃材料;(3)城市系统生命线和地下管线的脆弱性和系统风险;(4)职业卫生健康。

6、国际交流

学院每年选送优秀学生到包括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英国西英格兰大学、德国不莱梅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高雄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等境外海外高校交换学习,教师参与国际交流活跃,为教育和科研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7、学子风采

近5年来,我院学生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赛一等奖1项,省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获得“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赛金奖1项,银奖2项,省赛金奖5项,获得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铜奖1项、省赛银奖1项,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一等奖2项和三等奖2项;我院男子篮球队多次取得学校冠军,2017年,获得学校第一届联赛冠军,代表学校参加广东省大学生冠军杯邀请赛获得冠军。

8、就业前景

近五年本科生就业率均超过99%,考研率近15%,均居全校第一。迄今为止,我院为社会培养了近6000名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超过300人,是环保企业家的摇篮。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环境监测、环保公司和安全工程公司、大型企业环保和安全、职业卫生管理等部门。毕业生大多已经成为广东省各级环保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有些走上了市、厅级领导岗位,为广东省的环保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9、杰出校友

邱冠周院士,1976年毕业于广东矿冶学院(爱游戏官网前身)地质矿山系选矿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前身)。曾任中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我国低品位、复杂难处理金属矿产资源加工利用研究,在细粒及硫化矿物浮选分离和铁矿直接还原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在低品位硫化矿的生物冶金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项。2003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2004年、2009年连续两次担任生物冶金领域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担任2011年第19届国际生物冶金大会主席,并被推选为国际生物冶金学会副会长。